“扎染是中华民族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也是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工艺之一。” “扎染技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7月23日上午,在岱岳区范镇索村小学,一名志愿者老师正在为20多名学生教授扎染知识,带领学生们进入看似简单却又很特别的世界扎染,在那里遇见了多彩,也遇见了传统艺术的震撼之美。
扎染,作为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在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湖南第一师范大学暑期乡村教育振兴实践团在今年暑期桂心悦读书周夏令营课程中开展了“扎染艺术进课堂”兴趣班。
志愿者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扎染的悠久历史”、“扎染技艺”、“扎染材料与工具”。志愿者老师用一块普通的白布,将扎染设计作品经过捆扎、上色、固定、洗涤、脱绳、晾干等步骤展示在大家面前。 “哇,图案好漂亮啊!”学生们都很惊讶。
之后,志愿者老师们在课堂上演示了扎染的技术和过程,并向学生分发了扎染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同时也提醒学生注意扎染的制作工艺 橡皮筋的松紧度和间距的密度,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扎染的效果。在志愿者老师的指挥下,学生们将自己分发的衣服和布料叠好、捻好,然后用橡皮筋等工具扎好、固定好。他们很忙。 “老师,我们可以这样扎吗?这样染出来的图案应该会很好看吧。”一个男孩兴奋地对志愿者老师说。学生们将绑好的布放入水中浸泡,然后在布上滴上不同颜色的染料,然后将其放入密封袋中。染色布完全吸收后,取出,剪断绳索。
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在大家的期待和欢呼中,一件一件漂亮的扎染作品终于问世了。学生们制作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
据介绍,扎染走进课堂,不仅让学生体验传统扎染和扎染艺术,更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亲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动动脑筋的过程中。 .通过本次扎染兴趣班,同学们继承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丽,在心中播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
【泰安日报,最安全的媒体记者毕凤玲,通讯员阮子辉,杨云帆,刘洪勇,主编黄国良,评论,聂燕燕】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mzsfxyxb.cn/zonghexinwen/2021/0724/1437.html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