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3日,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永泉”三峡乡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赴济南市章丘区狮子口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服务活动。队员们通过采访老党员、志愿教书、组织村史、走访调研等方式,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学院的专业优势,庆祝建校百年。党以实际行动服务农村。
教育下乡,共同成长
p>志愿者教学团队的成员对村里的孩子们进行了集中授课,包括辅导暑期作业、推广软笔书法、教授普通话。活动中,队员们耐心解说暑期作业中的问题,教授普通话正确发音,手拉手书法教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背诵党史诗词,赞颂红色精神。团队成员精心备课、授课,将专业技能与所授知识相结合,在讲座中展现了良好的教学培训能力。
党史学习是此次“三下乡”活动的重要主题。团队成员以唱歌、阅读等多种形式与孩子们互动。队员们用小故事连接大历史,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爱国者的故事,以及近代史上有志之士为国家和民族争光的故事。这种宣传方式,加深了孩子们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引导他们学习革命先辈的先进事迹,让爱国爱党的精神渗透到孩子们的心中。
清除村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strong>线下服务组成员走访村民,打扫房间,布置橱柜,为老人做家务;协助村委会办公室村干部整理村史档案,寻找村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进一步挖掘石子口村党史事迹,厘清了历史脉络。
同时,线下服务团队也积极联系周边的民宿企业,了解民宿的发展现状和当地旅游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并根据情况为他们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关于热门景点民宿的设计方法和理念改造建议和创新解决方案。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提出古风餐厅、一站式摄影服务、全年龄旅游菜单等创新旅游景点,得到当地民宿企业负责人的高度认可。
探访党员事迹,牢记初心
本次活动,党史写作组主要开展老党员口述历史工作。党员。在党委副书记于江、团委书记何锐、副书记刘平的带领下,队员们表达了敬意和慰问,并看望了毕玉新、王海雪、毕玉志等5名60岁以上的党员.
毕玉志老人是一位一直在党内的老党员50 多年来。作为援越抗美老兵,他说:“党员要先吃苦,后享受,要秉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他激励了新一代青年学子不怕吃苦不怕受苦,学会为结果服务。国家也对党中央的坚强领导表示感谢。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狮子口村的旅游业和民宿经济发展起来,与“美丽乡村”、“五好家庭”等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真正让人们的生活经济富裕、精神富裕。繁荣。
另一位入党50年的老将——毕德印老人,他向队员们讲述了从1970年代到现在的奋斗历程。那时粮食短缺,人们只能靠红薯苗和玉米芯磨面吃。三年自然灾害来临时,野菜甚至山上的树叶都被饥饿的人们挖了出来;秋收的时候,村干部只能走家家户户。只有把家里的粮食收起来当作备用粮,才能勉强维持村民的正常生活。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村里像他一样经历过艰苦生活的老人,不仅生活条件好,精神文化也越来越丰富,开始注重个人健康和保健。新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让石子口村的每一个村民都能感受到。
在采访中,老党员回忆了自己的工作经历,表达了对年轻党员的殷切期望。团队成员全程跟进录音和录像,仔细记录他们口述的每一个细节。队员们结合历史背景,依托访谈记录,认真总结了石子口村党员口述党史的内容,领悟了历史记载中的红色事迹,学习了服务奉献精神,带走了党员前辈。为榜样和标杆,怀着一颗童心。跟党走,跟党走。通过老党员的讲述,队员们认识到,充分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是激发农村活力的主要因素。实现农村发展,必须汲取革命先辈的精神力量,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夯实思想基础。以历史成功经验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推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实现稳定长效发展。
时代的口腔发展,感受历史的变迁
p> 党史宣传队到实地采访村民,询问他们对近年来村庄建设和村庄发展的感受。每个人都坐下来互相交谈。采访中,队员们梳理了石子口村的发展历程,对旅游业对村子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村民们表示,他们亲眼目睹了石子口村从贫困落后、靠天吃饭,逐步发展到小康、温饱的苦难。这样的变化,离不开党和村内同志的正确领导。无私奉献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民俗旅游推广密不可分。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mzsfxyxb.cn/zonghexinwen/2021/0720/1426.html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