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2014年,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中国跨文化交际学会会长孙有中先生首次提出“跨文化思辨能力”(简称LICTIA)。他从国际、国家、国人、国标需要四个方面指出了培养跨文化思辨能力国际人才的重要性。跨文化思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表现为思与行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跨文化能力朝前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跨文化能力?国内外学者仍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有不同学者均从不同的角度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进行归纳和阐释。他们认为跨文化能力是通过一系列技能实现的,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过程。1956年,布鲁姆(Benjamin Bloom)提出了目标分类法,从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维度将跨文化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本文拟从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维度及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三种能力入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商务英语实习生的跨文化能力现状,进而探究商务英语学生在当今国际化形势下提升自身跨文化能力的实现途径,为学校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铺砖添瓦,最终推进商务英语人才的就业工作。
1 调查问卷准备工作
本调查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85位商务英语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跨文化能力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该问卷主要以Byram(1997)提出的跨文化能力多维度模型(知识、技能、意识、态度)为理论基础。本问卷调查回收的有效问卷为68份,有效率为80%。参与问卷的男生为6人,所占性别比例8.82%,女生为62人,所占性别比例91.18%。有出国经历的4人,所占比例为5.88%。
2 调查结果
2.1 宏观发现
首先,就知识而言,调查对象普遍认为他们对外国文化知识的了解不足,尤其对外国文化中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知识了解最少。相比之下,他们认为自己对本国了解较多。
其次,就跨文化态度而言,调查对象整体都比较愿意和来自不同文化的外国人进行交流、学好外语和了解外国人、在跨文化交流中采用换位思考去看问题、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以便与外国人进行恰当的交流和去宽容外国人不同的价值观、饮食习惯、禁忌等。
第三,从技能的维度来观察,非常了解成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策略和技巧的受访对象比例为零,很少了解和几乎不了解的比例达到了27.94%,完全能采用恰当的策略去适应外国文化环境并削减压力的实习生比例仅为2.94%。
第四,从意识的维度来观察,实习生的跨文化意识整体比较强,但不可忽视的是,也有一定比例的实习生没有或完全没有具备跨文化意识。
2.2 出过国的实习生VS未出过国的实习生
首先,从知识维度来看,与未出过国的实习生对比,出过国的实习生整体对本国的认知了解程度更高。但有趣的是,与出过国的实习生对比,个别未出过国的实习生对本国的认知非常了解,但却缺少出国的机会。就对外国的知识了解程度而言,出过国的实习生比未出过国的实习生了解的程度较高,达到了75%。
第二,从态度角度来看,与未出过国的实习生对比,出过国的实习生更愿意在跨文化交流中采用换位思考去看问题,说明他们的跨文化态度较端正。未出过国的实习生中,也有个别实习生的跨文化态度呈负面特性,这说明个别实习生从心理上来讲是排斥跨文化的。
第三,从技能维度观察,出过国的实习生比未出过国的实习生更为了解跨文化技能,而且几乎不了解的比例为零。而且,出过国的实习生也比较能避免提到外国人有关隐私的话题。这说明出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技能。但是,无论是出过国实习生,还是未出过国的实习生,他们都未能完全掌握各项提及的跨文化技能。
第四,从意识维度来观察,有少数比例的未出过国的实习生完全不能意识到要从外国人对自己的反应中体会他们的文化价值观。这说明出国有助于提高实习生的跨文化意识。此外,出过国的实习生和未出过国的实习生完全能具备跨文化意识的比例都比较低,还有1.56%的未出过国的实习生完全不能意识到自己的跨文化发展水平。
2.3 男实习生VS女实习生
首先,就跨文化知识而言,非常了解图调查问卷所提及的各项跨文化知识的女实习生比例高于男实习生,这与有出国经历的性别比有关,在出国的4位实习生中,全部都为女实习生,这说明出国经历会直接影响实习生对外国的认知水平。
第二,就跨文化态度而言,调查结果显示,女生比男生更愿意在跨文化交流中调整自己的行为举止以便与外国人进行恰当的交流和去宽容外国人不同的价值观、饮食习惯、禁忌等等。此外,有高达16.67%的男实习生比较不愿意客观对待各项跨文化差异。这说明在跨文化态度方面,女性更具优势。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mzsfxyxb.cn/qikandaodu/2021/0715/1413.html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