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桂黔石漠化区是全国14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其中广西片区涉及7 个市35 个县。这一片区兼集老少边穷地区、革命老区、大石山区,更是一个集聚旅游资源富集地区,旅游资源涵盖了山水景观、红色教育、人文历史、民族传统、边境风情、长寿文化、养生休闲等特色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广西片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帮助生活相对困难人口实现致富梦,是广西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增进民族和谐、巩固边疆稳定、加快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有效途径。
一、广西石漠化地区旅游发展现状
广西石漠化片区属于区内的旅游资源富矿区,旅游类型丰富、旅游特色鲜明。丰富的山水资源,浓郁的民族风情,舒适的气候环境,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 一)旅游产业具备一定规模。2016 年,广西石漠化地区(以县为统计单位)共接待海内外游客9,449.23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42.10 亿元,旅游产业发展势头正旺。
( 二)建成一批重点景区和线路。 经过多年的旅游开发,创建了龙胜龙脊梯田景区、三江县程阳八寨景区、乐业大石围天坑群景区、靖西市通灵大峡谷景区、凤山县世界地质公园景区、巴马县盘阳河景区、大化县七百弄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大新县德天跨国瀑布景区等30 多个国家AAAA 级旅游景区,培育了百色起义纪念馆、崇左龙州起义纪念馆景区、河池东兰红色旅游区等国家AAAA 级红色旅游品牌。
( 三)成功开发一批旅游产品。 广西石漠化片区的旅游产品体系日趋成熟,产品体系逐步完善,产品供给质量不断提高,成功开发了一批以山水景观、边关风情、红色教育和民族文化为主题特色的旅游产品,德天瀑布、巴马盘阳河、龙胜梯田、乐业天坑、大化七百弄等已成为当地招揽国内外游客的知名旅游品牌和区域经济增长热点。
( 四)旅游交通设施不断改善。 广西采取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方式,集中资金、集中力量,在一定时间内,对连片特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进行全面建设和改造,10 多年间先后开展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石山区五县大会战、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等基础设施大会战,极大地改善了石漠化地区基础设施发展落后状况,投资环境日臻完善,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广西石漠化地区旅游发展分析
( 一)优势
1、旅游资源丰富。 广西石漠化片区旅游资源丰富,涉及类型多样、区域分布广泛、特色鲜明,一年四季都适合旅游出行,为实现区内旅游业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客观条件。
2、区位优势明显。 广西石漠化片区中,东兴市、防城港市、凭祥市、靖西市、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那坡县8 个市县与越南接壤,边境线沿路奇峰突兀、峰峦叠嶂,原始森林、喀斯特地貌、高山瀑布等各种自然景观目不暇接。边境游不断升温的当下,这一片区的沿边区位优势明显。
3、发展基础良好。 经过多年对石漠化地区旅游业开发与保护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培育出以巴马、乐业、龙胜、三江、大新等一批旅游强县,通过发展旅游业为当地群众增收、企业增效、经济增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政策保障到位。 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把发展旅游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在政策措施、组织建设、资金引导等方面都给予倾斜,结合各地旅游资源特点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旅游扶贫规划,为石漠化地区旅游业促进当地群众致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 二)劣势。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旅游业发展放缓,旅游业相关上下游产业链也难以维系。
1、旅游发展和投入的内在动力不足。 广西的发展在全国处于相对落后位置,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低收入人口较多,地方财政底子薄、筹融资能力有限。
2、基础设施落后,旅游可进入性较差。 广西石漠化地区多处在大石山区、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水库库区,道路等级较低,游客出入不便,很多具有潜在价值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与利用。
3、旅游深度开发不足,产业化程度底。 广西石漠化地区旅游产业规模小,要素不配套,产业链较短,在全国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目的地和龙头景区数量少;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旅游资源整合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此外,旅游品牌形象不够突出,营销推广力度不强。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mzsfxyxb.cn/qikandaodu/2021/0611/1308.html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