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 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重大发展机遇,伴随而来的是对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剧增,由此对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挑战。虽然近年来诸多高校均抓住机遇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每年向企业输送的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加,但由于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使得人岗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基于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视角,探索新的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成为高校物流管理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多年来与众多知名企业保持密切合作。但新形势下,物流企业的技术快速更新,学校教学的教材和理念往往跟不上行业发展,因此,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直接紧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采用企业正在使用的新思路新技术进行人才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鉴于此,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已于2019 年与浙江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设“顺丰班”联合培养人才。本文拟就相关问题展开分析和探究,为校企合作双方实现互利共赢保驾护航。
1 开设“顺丰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
1.1 必要性
(1)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地方院校,受应用型转型发展要求,重实践而轻理论,与“双一流”、“985”、“211”等名校在生源、师资等各方面均存在差距,人才输出质量也难以与重点学校学生竞争。因此,通过“订单班”形式,让学生提前接触企业,对接企业需求开设课程,更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岗位需求,毕业时已是经验丰富的半个职场人,如此可在就业择业中比重点学校毕业生稍有优势,提升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质量。
(2) 校企合作深度发展的必然选择。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自2005 年开设以来,便一直积极开拓就业市场,积极寻求与知名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在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和就业环节已有成熟且稳定的合作基础。但多年来,合作仍然较为松散,缺乏深度合作,主要聚焦于完成部分实践教学环节。因此,若想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在课程教学、教材和教学资源开发、技能竞赛、毕业论文指导等环节全面渗透,以“订单班”形式将校企合作常态化,以合作协议的形式予以明确更有助于保障各方权益。
(3) 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限于学校师资和教学资源所限,学生所学多为陈旧过时的理论知识,对行业企业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作方法知之甚少,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订单班”培养模式,将课堂搬到企业,有助于拓展学生视野,直面企业实际问题,学生可获取企业第一手资料,尝试用理论知识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培养下,学生的综合能力必将得到显著提升。
(4) 拓展学生就业渠道的重要保障。人才培养的重要目的是向社会输送优秀的物流人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实施“订单班”计划,学生一旦报名入选,毕业即录用,就业岗位和就业质量得到了保障,可以使学生安心学习,免除了毕业季四处奔波择业的苦恼。
1.2 可行性
(1) 顺丰速运在行业内的良好形象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顺丰速运作为中国5A 级物流企业,位列“2019 年中国企业500 强”第213 位(唯一一家上榜的快递企业)、“2019 年中国品牌发展指数百强榜”第61 位、“2019 年胡润品牌榜”第48位,拥有众多知名头衔的顺丰速运,在业内拥有良好口碑,并常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因此,选择顺丰作为合作伙伴,在实力、品牌、口碑、资源等各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和可靠保障,良好的企业文化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可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的学习平台。
(2) 本校与顺丰速运多年的合作经历造就双方互信基础。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自2015 年起,便与浙江顺丰速运达成初步合作关系,并于2015 年10 月派出超过50 人的学生队伍前往顺丰开展为期半年的实习。随后几年,每年均有20~40 名学生前往顺丰开展毕业实习(招生规模有所减少),顺丰也每年定期前往本校开展宣讲会,双方合作关系良好。2019 年,经慎重考察和多轮磋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与浙江顺丰速运签订了开办“顺丰班”的校企合作协议,自物流管理2019 级开始正式实施。因此,良好的政策和合作意愿已为深入合作奠定基础,只待合作协议的具体落实和实施。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mzsfxyxb.cn/qikandaodu/2021/0517/1211.html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