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是畜禽和鱼类很好的蛋白质饲料来源,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开发意义。本试验在贵州师范学院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实验室进行,饲喂蚯蚓的饲料原料来源于贵州省畜禽良种场的猪粪便和贵州师范学院印山树林下的枯枝败叶和野草。蚯蚓品种为赤子爱胜蚓,采自贵阳市乌当区新场乡大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实验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总结了一些技术要点,现介绍如下,以供蚯蚓养殖者参考。
1 蚯蚓饲料制作
1.1 饲料原料种类 蚯蚓的饲料来源很广,除具有辛辣味,如辣椒、大蒜等外,其它如畜禽粪便、各种果皮、蔗渣、烂水果等无毒有机物质,经过发酵腐熟后,均可作为蚯蚓的饲料。
1.2 饲料原料预处理 家畜粪便加水捣碎,拌成糊状;枯枝败叶和野草先用刀切成长6~8 cm,再浇水使其充分湿润,并与猪粪混合拌匀后在地面堆制发酵。
1.3 饲料发酵 蚯蚓饲料的发酵和调制是蚯蚓养殖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关键,将直接关系到蚯蚓养殖的成败。蚯蚓饲料在堆制发酵时,要求堆料松散,切记不要踩压。堆制时充分洒水,含水量在50% ~60%,用手捏时手指间有水滴形成,堆积高度1 m左右。饲料堆积好以后,上面可用塑料布覆盖,以利于保温保湿。堆积发酵到3~4天后,中心温度可上升至48℃以上,2周左右可翻料1次,并添加水分,经过2~3次翻料腐熟后,即可饲用。充分腐熟后的饲料无臭味,黑褐色,质地松软,不粘滞。
2 饲养管理
2.1 养殖方式 养殖蚯蚓在室内进行,塑料盆内先加一点土,土的厚度约为10 cm,把蚯蚓种放到土上,加少量土覆盖,然后再将蚯蚓饲料添加到土上,饲料厚度为8 cm,不求将土覆盖满,不求平整。为了慎重起见,在正式养殖之前应做饲料的鉴定投试,在料上投放少量蚯蚓,如蚯蚓不愿进入料中,说明饲料腐熟不完全,需要继续发酵。
2.2 养殖温度 最佳温度在15~25℃,冬季可在饵料上盖稻草,在稻草上加塑料布以便于保温、保湿,夏季尽可能每天浇1次水降温。
2.3 饲料酸碱度 饲料酸碱度值对蚯蚓的生长很重要,应控制在pH 6.0~8.0为宜,超过此范围,蚯蚓会出现脱水、变干、萎缩,色变黑紫,感觉迟钝,往外逃逸等现象。用水冲洗饲料虽然会损失一些水溶性养分,但可改变饲料pH值。
2.4 饲料投喂 每月给料2次,每次给料厚度为8 cm,填料前应先除去蚯蚓粪便,为了保持饵料良好的透气性,添料时不宜压得过紧。
2.5 保持水分 蚯蚓体内含水量高,加之喜湿怕干的习性,所以要求养殖盆泥土和饲料含水量均在60%以上,因此需隔1~2天浇水1次。浇水不要太多,但要浇透,浇水时间为阴天中午浇,热天晚上浇。从3—6月以及9月末是蚯蚓产卵高峰期,要防暑降温,最好每天浇1次水。
3 病害防治
饲料中含有毒素或毒气,会使整条蚯蚓或其局部瘫痪,大量死亡,这时应迅速清除有毒饲料,让蚯蚓潜到底层休整恢复。鼠类、蛇、蛙、蟾蜍、蜻蜓、蚂蚁、蜘蛛等都会捕食蚯蚓,应加强防范。
4 蚯蚓采收
采用自然光照采收法,采收时将养殖盆内蚯蚓集中最多的饵料层铲到水泥地面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逐层扒开饵料,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采收目的。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mzsfxyxb.cn/qikandaodu/2021/0328/918.html
上一篇:周油
下一篇: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征稿简则年月修订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