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尧,男,汉族,1936年生于上海市松江县,1956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前身),微生物学教授,国际著名菌物学家。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7月27日逝世,享年八十岁。
1956—2008年间历任上海师范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长期从事微生物学和菌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中国菌物学会理事、药用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和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先后开展菌菇培养、菌肥发酵、赤霉素、井冈霉素、麦角生物碱、云芝糖肽、熊果酸和冬虫夏草等多项研究。
1959—1961年,与上海市农业试验站协作,成功地用猪、牛粪培养蘑菇,打破了蘑菇栽培必须依赖马粪的陈规。该项成果被评为“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蘑菇栽培事业的发展”。
1980—1982年,从事大型真菌的液体深层培养技术研究,用5~10吨自吸式发酵罐培养沉没菌丝体,并通过将醪液直接拌入溶剂厂的废渣或木屑培养基的方法,大规模生产金顶蘑、侧耳、香菇、凤尾菇,使菌菇培养从园艺领域跨进了工业领域。1982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为此拍摄了《工厂化栽培金顶蘑》科教片,同年该项目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3—1986年,发明用液体菌种繁殖颗粒菌种的《蘑菇菌种快速制作法》,使蘑菇菌种的培养时间缩短为常规制种法的三分之一到十分之一。该项目1986年获第二届全国发明金奖,1988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中国专利局授予该项目发明专利。
1987年,杨庆尧教授从云芝深层培养菌丝体中分离免疫调节剂云芝糖肽(PSP, Polysaccharopeptide of Coriolus versicolor)。PSP不仅无毒,而且能使荷瘤机体低下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对Ehrlich腹水癌、Sarcoma肉瘤、P388白血病及胃癌、肺癌、淋巴瘤的增生都有一定抑制效应。这一发现,被上海市高等教育管理局鉴定为:“填补了国内这一类无毒抗癌免疫调节剂的空白,打破日本Krestin在国际上的垄断局面,达国际先进水平。”PSP的生产方法,1990年获中国发明专利。1992年,在卫生部临床药理基地主持下,做了PSP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结果证明:PSP能显著改善肿瘤患者的临床症候,减轻化、放疗引起的毒副反应,缓解癌性疼痛,增进食欲,提高生存质量。1993年,国家卫生部颁发云芝糖肽和云芝糖肽胶囊国家二类新药证书。这项成果,1994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火炬二等奖,2001年又获上海市发明创造专利奖发明专利一等奖。曾于1989年、1993年和1999年召开3次国际PSP专题学术研讨会,PSP成为目前国际公认的仅有的两个云芝抗癌多糖药物之一,和日本Krestin(PSK)齐名。
杨庆尧教授编著出版的著作有《食用菌生物学基础》(1981)、《PSP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thology of Theses and Abstracts》(1993)、《Advanced Research in PSP》(1999)等6部;译著《分子生物学入门》(1985)等2部;参与编著《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微生物学》(1986)等2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杨庆尧教授在蘑菇液体菌种、云芝糖肽、长春新碱、熊果酸和冬虫夏草的研究中共获发明专利7项。1981年获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1986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198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证书;1990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授予的“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1年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gxmzsfxyxb.cn/qikandaodu/2021/0328/916.html
上一篇:湖北农业科学投稿须知
下一篇:周油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投稿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版面费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